穴位贴敷疗法透皮给药的研究进展
作者: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穴位贴敷疗法日益受到医学界同仁的重视。透皮给药具有超越一般给药方法的独特优 点,它可以提供可预定的和较长的作用时间,降低药物毒性和副作用,维持稳定、持久的血药浓度, 提高疗效,减少给药次数,给药方便等。本文对近年来有关机理、药物剂型、中药透皮吸收促透剂的 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最后提出,将现代的透皮给药和穴位的功能结合起来,会给中药透皮吸收的应用 开发带来新的飞跃,为临床实践开辟更加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剃强,罚籍玲,李锐.中药透皮吸收糊裁的研究恩路.中药耨蕊 与临床药理,1997,8(2):116—118.
    [2]张钢钢.实用外治临床大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毖版社,1994。 12。
    [3]董洪涛,李静.经络穴位经皮给药系统的机理研究.河北中医药 举撤,1998,13(4):36—37. [4 3吴毒宽。三自膏药下关穴戆敷治疗瓣瘫i00镶。中医羚治杂恚, 2000,9(2):25. [5]陈远芳,王盛波,翁苏湘,等.麝香壮骨膏穴位贴敷治疗面神经 爨辫352铡.勰放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攀报,1999,27(3):116. [6]陶淑菁,淀燕,淀蕊印.代灸膏穴位鼯敷治疗不孕癌156铡疗效 观察.武警医学,1998,9(5):305. [7]宋南昌,熊润贤.天灸帮穴位敷贴对100例慢性支气管炎冬瘸夏 涤鹣疗效蕊察。江嚣中嚣芬,1996,27(碡):40, [8]华海清,杨进,邹逸天,等.护肝拔簿软膏穴贴治疗慢性乙型肝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ournal 61 炎30例疗效观察.江苏中医,1999,20(12):20—22. [9]邓兆智,林院昌,欧润妹,等.复方雷公藤涂膜剂治疗活动期类 风湿关节炎的临床再观察.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15(3):180 —183. [10]刘建平,李运曼,吴德燕,等.氨茶碱涂膜剂经皮吸收及平喘 作用的研究.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5,26(2):81—83. [11]童桦,张许民,杨素敏.中药穴位贴敷合肺炎治疗仪治疗d,JL 肺炎『晦床观察.中原医刊,2000,27(4):60一61. [12]韩亚男.中药穴位敷贴对大鼠缺血心肌的心电图的影响.现代 康复,2001,5(6):68—69. [13]高雅,田元生.肺康咳喘贴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所致咳嗽90例 临床观察.内蒙古中医药,2002,21(3):29—30. [14]许碧莲,王晖,许卫铭.冰片对盐酸川芎嗪促透作用的研究. 中成药,2001,23(12):864—867. [15]许碧莲,王宗锐,何康,等.薄荷醇对双氯芬酸钠透皮吸收作 用的研究.广东医学院学报,1998,16(4):320—321. [16]查振中,王晖,冯小龙,等.薄荷醇和氮酮对吲哚美辛体外促 透作用的比较.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2,7(1):27—29. [17]蔡贞贞,魏莉,徐莲英.当归所含挥发油对阿魏酸透皮吸收的 影响.中成药,1999,21(7)333—335. [18]潘旭初.月桂氮酮对丙嗪透皮吸收作用的研究.中国药学杂志, 1997,32(1):25—27. [19]魏莉,蔡贞贞,徐莲英.阿魏酸透皮吸收的实验研究.中成药, 1998,20(6):1—2. [20]邢桂琴,苗采烈,赵丽琴.透皮吸收促进剂对吲哚美辛乳膏透 皮释放的影响.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0,20(11):662—664. [21]马庆晏,秦洁.皮肤的生理特点与透皮吸收.生物学通报, 1997,32(10):24—26.
    相似文献
引用本文

刘未艾,叶德宝.穴位贴敷疗法透皮给药的研究进展[J].,2004,(4):59-62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在线发布日期: 2017-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