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中药复方有效部位后血浆中葛根素的测定
作者:
作者单位:

(1.浙江中医药大学心脑血管病研究所2004年博士研究生 浙江 杭州 310053 ;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00 ;3.浙江中医药大学心脑血管病研究所 浙江 杭州 310000 ;4.浙江大学化学系 浙江 杭州 310027)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建立HPLC测定大鼠口服养阴通脑颗粒有效部位组合后血浆中葛根素浓度的方法。方法:以乙腈提取处理血浆,以对羟基苯甲酸为内标,甲醇-0.5%乙酸水(28:72,v:v)为流动相,ODS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为固定相,流速为1.0mL/min,以紫外检测器在248nm波长下测定血浆中葛根素的吸收。结果:葛根素在0.025~3.2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SD<10%,平均回收率为97.6%,最低检测限为0.16ng,血浆中最低检测浓度为0.016μg/mL。结论:此法灵敏、可靠,可较好地用于口服中药复方养阴通脑颗粒主要有效部位组合后血浆中葛根素的测定,可为中药复方体内成分分析提供方法。

    参考文献
    [1] 赵雍,杜贵友,崔海峰,等.复方葛根素对脑缺血损伤保护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7):548-551.
    [2] 王磊一,赵爱平,王福文,等.葛根素对大鼠急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J].中国中药杂志,1997,22(12):752-754.
    [3] 张莉,黄熙,任平,等.三维HPLC法同步测定犬血浆中的葛根素及阿魏酸[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1,18(1):45-49.
    [4] 任平,黄熙,张莉,等.方剂配伍的临床药动学研究Ⅰ:川芎与川芎芍药汤的比较[J].中草药,2000,31(2):915-917.
    [5] 马越鸣.药物C-T曲线的双峰现象[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87,(3):168.
    [6] 王小如.中药复杂体系中重大科学问题探讨[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35.
    [7] 卢弘,邢东明,孙虹,等.金森脑泰注射剂中葛根素在正常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2,37(1):41-44.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郭莹,王云来,万海同,张莉,樊守艳,韩进,余勤,刘文洪,潘远江.口服中药复方有效部位后血浆中葛根素的测定[J].,2006,(5):60-62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在线发布日期: 2016-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