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中文标题
英文标题
作者中文名
作者英文名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文关键词
英文关键词
单位中文名
单位英文名
中图分类号
DOI
+高级检索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论文查重自检
投稿须知
联系我们
首页
>
过刊浏览
>
2007年第卷第1期
优先出版
PDF
HTML阅读
XML下载
导出引用
引用提醒
不同视角探病因——谈六淫与微生物
作者:
刘力红
刘力红
广西中医学院530001
在知网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作者单位:
广西中医学院(530001)
作者简介:
刘力红,男,医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在知网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摘要
|
图/表
|
访问统计
|
参考文献
|
相似文献
|
引证文献
|
资源附件
|
文章评论
摘要:
关键词:
六淫 环境 微生物 中医
Abstract:
Key words:
六淫 环境 微生物 中医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1]
刘力红.
不同视角探病因——谈六淫与微生物
[J].中医药通报,2007,6(1):41-43.
[2]
黄绍峰.
六淫概念、转化与体质
[J].中华中医药学刊,1990(2).
[3]
汤琪,石和元,许湘,王平.
应重视中医“六淫”的研究
[J].中医杂志,2012,53(22):1975-1977.
[4]
关洪全.
试论中医“六淫”与“内生五邪”学说中的病原微生物致病认识
[J].中医研究,2009,22(4):1-2.
[5]
金培祥.
从温病的发生浅谈与六淫的关系
[J].河北中医,2002,24(3):217-218.
[6]
董骞,张硕.
三因学说——从藏医看中医
[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8(5).
[7]
林树滋.
外感六淫与服气吐纳
[J].按摩与导引,1992(5):14-15.
[8]
周之翰.
“六淫”与“六气”小议
[J].中医杂志,1982(5).
[9]
马健.
谈温病“六淫”病因说
[J].浙江中医杂志,1997,32(6):267-268.
[10]
张斌,马忠诚.
从模因论视角探讨中医发展
[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9):2304-2305.
[11]
陈保蓉,李成文.
也谈中医术语“六淫”的英译
[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3):276-277.
[12]
陈,滨,柱.
试谈外感病中体质与六淫的从化关系
[J].世界中医药,2013,8(8):891-892,948.
[13]
章新亮.
对毒与六淫病因关系的思考
[J].江西中医药,2006,37(9):14-15.
[14]
毛喜荣 陈茹琴.
试论中医心因致病与治疗
[J].浙江中医杂志,1994,29(5):224-225.
[15]
李飞.
与陈子富医师商榷六淫问题
[J].江苏中医药,1964(7).
[16]
谢菁,谷浩荣,贾春华.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探讨中医六淫概念隐喻——以湿邪概念为例
[J].中医药学报,2012,40(3):3-6.
[17]
沈阳,杨学,王丽娜,殷子斐.
中医“六淫”的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
[18]
罗滢.
谈中医辨证论治与循证医学的不同
[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9,18(7).
[19]
谷浩荣,贾春华.
基于原型范畴理论的中医“六淫”概念隐喻研究
[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1,13(6):1091-1094.
[20]
雷作汉,段永强,成映霞,梁玉杰.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因机证治谈
[J].河南中医,2009,29(6):566-567.
引证文献
[1]
关洪全.
试论中医“六淫”与“内生五邪”学说中的病原微生物致病认识
[J].中医研究,2009,22(4).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刘力红.不同视角探病因——谈六淫与微生物[J].,2007,(1):41-43
复制
分享
0
文章指标
点击次数:
390
下载次数:
928
HTML阅读次数:
0
引用次数:
0
历史
收稿日期:
最后修改日期:
录用日期:
在线发布日期:
2016-10-26
出版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