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张仲景和《伤寒论》的几种误读
作者:
作者单位: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710003)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针对对张仲景和《伤寒论》研究中出现的歧义和问题,依据目前所见资料与研究成果,从《伤寒论》学术渊源、《伤寒论》采用的辨证方法及对张仲景的评价方面,作了进一步探讨和评述,以期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钱超尘.仲景论广《伊尹汤液》考[A].王庆国.仲景学术研究[C].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246.
    [2] 马继兴编.敦煌古医籍考释[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27-132.
    [3] 冯世伦,张长恩.解读仲景医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8-9.
    [4] 钱超尘.《伤寒论》源于《汤液经法》考[N].中国中医药报,2007-11-15:5.
    [5] 东玲児.伤寒论研异の異同,日本と中国の比较[J].漢方研究,1981,(8):37.
    [6] 王琦.六经非“经”论[J].中医杂志,1983,6:7.
    [7] 谢光,朱玉.试论《伤寒论》三阴三阳为六病辨证体系的文献依据[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1,1:2-5.
    [8] 马文辉,郭风兰.试论《伤寒论》的“六病”辨证及“三部”定位[J].中医药研究,2001,2:1-3.
    [9] 董昱佑.浅议《皇汉医学》[J].中华医史杂志,2007,4:253.
    [10] 刘渡舟.伤寒论临证指要[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3.
    [11] 方舟子.科学成就健康[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219.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辛智科.对张仲景和《伤寒论》的几种误读[J].,2008,(2):23-25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505
  • 下载次数: 1005
  • HTML阅读次数: 0
  • 引用次数: 0
历史
  • 在线发布日期: 2016-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