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厥证”之研究
作者:
作者单位:

山西省运城市中医医院(044000)

作者简介:

柴瑞震,男,医学博士,主任医师。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本文主要对《伤寒论》中所讨论的“厥证”,从病因、病机、临床证型、表现特点及治则治法方面,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总结出:因阳虚寒盛而致之寒厥,因邪热炽盛而致之热厥,因气郁而致之气厥,因血虚受寒而致之血厥,因痰、食积滞而致之痰厥和食厥,因阳郁不伸而致之阳郁厥,因蛔痛而致之蛔厥,因真阳虚衰而致之脏厥,因水气内停而致之饮厥,因脉道不通而致之脉厥等十一类厥证。为研究《伤寒论》和临床工作者提出了一条新思路。

    参考文献
    [1] 李培生,刘渡舟.伤寒论讲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本文所引条文序码均据此)。
    引证文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柴瑞震.《伤寒论》“厥证”之研究[J].,2008,(5):19-21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499
  • 下载次数: 878
  • HTML阅读次数: 0
  • 引用次数: 0
历史
  • 在线发布日期: 2017-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