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丸治疗寒热错杂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作者:
作者单位:

1.甘肃省华池县中医医院(745600);2.甘肃省华池县人民医院(745600)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采用症状积分量表观察乌梅丸治疗寒热错杂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IBS-D患者采用分层区组随机法随机分为试验组(乌梅丸组)、对照组(洛哌丁胺组),每组45例。试验组给予乌梅丸汤剂,对照组给予洛哌丁胺,两组疗程均为4周,停药3个月后随访时进行症状评分。结果:乌梅丸与洛哌丁胺均能显著降低IBS-D患者的症状积分(P<0.01),且乌梅丸优于洛哌丁胺(P<0.05)。乌梅丸总有效率达91.1%,明显优于洛哌丁胺(82.2%)(P<0.05)。乌梅丸在降低IBS-D患者腹泻、排便急迫感、腹痛、腹胀、乏力积分方面的优于洛哌丁胺(P<0.05)。结论:乌梅丸治疗寒热错杂型IBS-D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无副作用,远期疗效较为理想的特点。

    参考文献
    [1] 姚欣,杨云生,赵卡冰,等.罗马Ⅲ标准研究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特点及亚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8,16(5):563-566.
    [2] Efskind PS, Bernklev T, Vatn MH.A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with loperamide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Scond J Gastroenteral, 1996,31(5):463-468.
    [3] 苏冬梅,张声生,刘建平.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系统评价[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4):468-471.
    [4] 张正利,蔡淦.20年来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回顾分析[J].中医杂志,2001,42(6):373-375.
    [5] Drossman DA.The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and the Rome Ⅲ process.Gastroenterology, 2006,130(5):1377-1390.
    [6] 陈治水,张万岱,危北海.肠易激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4,12(11):2704-2706.
    [7] 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S].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69.
    [8] 李红缨,周曾芬.肠易激综合征与精神心理因素[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4,(3):90-93.
    [9] 苏冬梅,张声生,刘建平,等.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系统评价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9, 24(4):532-535
    引证文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倪树文,孙金蝉.乌梅丸治疗寒热错杂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2014,(2):53-55, 58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598
  • 下载次数: 797
  • HTML阅读次数: 0
  • 引用次数: 0
历史
  • 在线发布日期: 2016-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