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粗守形,上守神”
作者:
作者单位:

江苏省兴化市中医院(225700)

作者简介:

朱杰,男,主任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培养对象,江苏省第四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泰州市第一期“百名医学专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粗守形,上守神”是《内经》核心理论之一。从三个方面探讨其内涵与启示。一、粗上之分——技进乎道的两种境界:粗工常常拘于局部、形迹、技术、器具,上工犹能关注整体、神机、战略、灵悟,超越守形之粗,则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二、形神之辨——形与神俱的整体恒动:形神同治、心身并调,形神理论为我们呈现出较为完备的医学模式;三、寻回元神——坚守中医的原创思维:中医的传承也需要“上守神”、不离宗,切忌盲人摸象、貌合神离。

    参考文献
    [1] 钱锺书.谈艺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112-114.
    [2] 汪卫东,孙泽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神学说”初探[J].中医杂志,2012,53(13):1157-1159.
    [3] 干祖望.干祖望医话(15)——中医在“变”中发展[J].辽宁中医杂志,2000,27(3):132-133.
    [4] 王琦.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提出与论证[J].中医杂志,2012,53(6):458-460.
    [5] 潘毅.寻回中医失落的元神1:易之篇·道之篇[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3:1.
    引证文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朱杰.论“粗守形,上守神”[J].,2015,(4):39-42, 45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647
  • 下载次数: 1066
  • HTML阅读次数: 0
  • 引用次数: 0
历史
  • 在线发布日期: 2016-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