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反胃病证治规律研究与应用
作者单位:

福建省龙岩市中医院

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 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项目(2018年);福建省中医药科研项目(No.2017FJYLC404)


张仲景反胃病证治规律研究与应用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伤寒论》均有论及“胃反”,认为该病特征为“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笔者对其所论“胃反”条文进行归类、分析研究,探寻张仲景“胃反”病辨治规律,结合六经辨证理论,将其分为太阳误治反胃证、阳明饮停反胃证等二大证型,用于指导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1] 清·尤 怡.金匮要略心典[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100.
    [2] 史 艳,吴 节,邱 峙.赵氏雷火灸配合针刺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2(3):181-183.
    [3] 许 荣,刘 伟,张春丽.中药穴位贴敷预防化疗呕吐临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6):91.
    [4] 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219.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章浩军,刘启华.张仲景反胃病证治规律研究与应用[J].,2019,18(6):14-16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145
  • 下载次数: 602
  • HTML阅读次数: 158
  • 引用次数: 0
历史
  • 收稿日期:2019-10-30
  • 最后修改日期:2020-01-17
  • 录用日期:2019-11-14
  • 在线发布日期: 2021-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