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瘀热”学说探析放射性膀胱炎
作者:
作者单位:

1.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 (福建 福州 350003);2.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 福州 350122)

作者简介:

陈慧军,男,主治医师。研究方向:泌尿外科疾病临床治疗。E-mail:seychj@163.com

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 2019年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No.JAT190277)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放射性膀胱炎症状反复,病情重,现代医学对其长期疗效欠佳,而中医具有较好的疗效。中医学认为,放射性膀胱炎具有热、瘀、虚等特点,与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的“瘀热”学说不谋而合,故文中结合“瘀热”学说,对放射性膀胱炎的病因病机、治法等进行探析,以期为该病拓展治疗思路。

    参考文献
    [1] 周仲瑛.论瘀热[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2(5):273-276,331.
    [2] 吴勉华,过伟峰,周学平,等.研究周仲瑛“瘀热”学说的思路与方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10):1319-1321.
    [3] 虞 舜,张稚鲲,杨丽娟,等.“瘀热”学说的历史依据与现实意义[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16(4):274-275,281.
    [4] 周仲瑛.瘀热论—瘀热相搏证的系列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7.
    [5] 医学名词审委员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名词[M].科学出版社,2014:230.
    [6] HELISSEY C,CAVALLERO S,BROSSARD C,et al.Chronic inflammation and radiation-induced cystitis:molecular background and therapeutic perspectives[J].Cells,2020,10(1):10-15.
    [7] 刘 宁,赵进喜,贾海忠,等.毒邪致病,急危疑难;从毒论治,重在审因[J].环球中医药,2021,14(12):2166-2169.
    [8] 李俊影,王景慧,杨德塑,等.“通因通用”法论治放射性膀胱炎[J].中医肿瘤学杂志,2020,2(2):70-74.
    [9] 吴勉华,吴 艳,李文婷.基于瘀热理论探讨放射性损伤的病因病机及防治原则[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6(3):300-302.
    [10] 周仲瑛.瘀热相搏证的系列研究(一)[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7(3):151-155.
    [11] 张学哲,王文萍,李明珠,等.小蓟饮子口服配合康复新液膀胱灌注治疗宫颈癌放疗后放射性膀胱炎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21,48(11):96-99.
    [12] 李俊影,王景慧,杨德塑,等.“通因通用”法论治放射性膀胱炎[J].中医肿瘤学杂志,2020,2(2):70-74.
    [13] 李 洁,周文垚,谭枚秀.自拟益肾泄浊方治疗宫颈癌术后放射性膀胱炎临床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21,59(35):146-149.
    [14] 郭金彪,郭欢芳,周玮莎,等.浅析《严氏济生方》小蓟饮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8):197-198.
    引证文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钟少艺,陈慧军,张伟平,翁剑飞,陈丽玄,范荣基.结合“瘀热”学说探析放射性膀胱炎[J].,2023,22(2):53-54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30
  • 下载次数: 436
  • HTML阅读次数: 21
  • 引用次数: 0
历史
  • 收稿日期:2022-05-20
  • 最后修改日期:2023-04-28
  • 录用日期:2022-07-11
  • 在线发布日期: 2023-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