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丰时病分类及时病咳嗽治疗经验探赜
作者:
作者单位:

1.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 太原 030619);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 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课题(No.CI2021B001);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No.YZ-202034);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No.202303021212235)


雷丰时病分类及时病咳嗽治疗经验探赜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时病论》为清代光绪年间雷丰所著,其以《黄帝内经》理论为纲,四时六气病为目,分新感时病、伏气时病两大类专论四时外感病的证治方案。近年来,肺部感染性疾病频发,除发热外,咳嗽一症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故对咳嗽的合理有效治疗成为热点。雷氏对咳嗽所见病种的诊断以四时六气、新感、伏气的不同分为十五种病,明确各病所见咳嗽的临床特点,并根据病情的发展变化列相应的治疗十二法。文中重温雷氏时病咳嗽诊治经验,以期有助于当今外感咳嗽类病证的预防和治疗。

    参考文献
    [1] 张洪春,杨道文,崔红生,等.宣肺止嗽合剂对感染后咳嗽(风邪犯肺证)中医证候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双盲、多中心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4,42(7):1-5.
    [2] 雷丰.时病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3] 李董男.雷丰《时病论》外感伏气病和新感病治法[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4(1):6-9.
    [4] 刘吉人.三三医书∙伏邪新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183.
    [5] 狄舒男,于淼,周妍妍,等.伏邪概念实质探析[J].中医药学报,2017,45(1):1-3.
    [6] 叶桂.温热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5.
    [7]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2,45(1):13-46.
    [8] 孙增涛,师艺航,李小娟.咳嗽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21)[J].中医杂志,2021,62(16):1465-1472.
    [9] 何绍奇.外感咳嗽的辨证与治疗[J].中国临床医生,2006,34(4):55-56.
    [10] 陆廷珍.六因条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
    [11] 喻昌.医门法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23.
    [12] 岳冬辉,毕岩,宋伍.清代医家雷少逸论治时病的贡献与特色探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6):2534-2536.
    [13] 王绵之.方剂学讲稿[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15
    [14] 李燕村,张伟.《时病论》对《黄帝内经》“三因制宜”思想的继承与发挥[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23(1):31-32.
    引证文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侯江淇,王国为,徐世杰.雷丰时病分类及时病咳嗽治疗经验探赜[J].,2024,23(12):26-30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24-08-01
  • 最后修改日期:2025-02-18
  • 录用日期:2024-09-23
  • 在线发布日期: 2025-03-13